神舟十三号有咱“洛阳智造”!才聚河洛古都正出圈丨豫见地市18般神通
发布时间:2024-08-16来源:新闻中心点击:1
10月16日,“洛阳制造”小伙高健继续执行神舟十三号任务担任“北京明白”,被网友点赞现实版“于途”。而在现实中,作为“神舟”十三号宇航员生命的“安全锁”,“洛阳智造”锻件助力中国“筑梦天宫”之行。
两千多年前,古人向天地发出追问。两千多年后,“洛阳智造”用别样浪漫回复了这张答卷。
老工业基地的洛阳,坚持创新引领发展,坚持传统产业升级和新兴起的产业培育并重,培育更具潜力和前景的发展路径和模式,加快从新旧动能转换的主战场迈向高水平发展的新高地,助力洛阳建强副中心、形成增长极。
10月16日,首批8家河南省中试基地正式揭牌,清华大学天津高端装备研究院洛阳先进制造产业研发基地名(下简称清洛基地)列其中,为我省科研阵容补齐了“中场”厚度。它们旨在链接创新链与产业链,将对未来我省科研成果产业化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不像大学、不像研究所、不像企业、不像事业单位……在洛阳,清洛基地这个“四不像”单位,却是中西部地区“清华浓度”最高的单位,拥有一支包含20余位清华硕博、20余位留学归国人员的高层次人才队伍。
来自清华的白笑怡祖籍陕西,2017年,清洛基地创立后,她辞掉央企工作,作别小家,把大部分家当从西安搬至洛阳,过上了“双城生活”……
毕业于日本香川大学的姚鹏是洛阳人,毕业后来到清洛基地,带领团队专注于风电核心部件再制造等解决方案设计、润滑系统及产品研制等工作。“亲戚都说我读了名校,应该去北上广等一线城市,只有我自己明白,洛阳孕育了我,我想用自己所学回馈这片热土。”
从“孔雀东南飞”到“孔雀中原舞”,用清洛基地执行主任马明星的话说,“洛阳以及中原地区正处在高新技术植入的‘最佳窗口期’,是一个可以大有作为的地方。”
目前,洛阳拥有省部级科研院所14家,位居全省前列;高新技术企业755家,占全省的12%;国家级创新平台95个,约占全省的三分之一;新型研发机构14个,其中省重大新型研发机构5个……据统计,洛阳人才资源总量102万人。
上海市场、广州市场,天津路、重庆路、武汉路……走在涧西区大街小巷,时常能听到来自全国各地的不同乡音,建设年代“千军万马会洛阳”的场景如在眼前,在洛阳这片古老土地上,“八方英才聚河洛”的景象再次上演。
中信重工装配车间内,工人正组装一批直径5米的多绳摩擦式矿井提升机天轮装置。
航天员危急时刻逃生的逃逸系统,是保障航天员生命的“安全锁”。在神舟十三号上,逃逸系统核心部件的锻件,以及逃逸系统发动机壳体所用锻件,由中信重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提供,国内目前能生产这种航天锻件的仅此一家。
这家拥有以世界最大的18500吨油压机为核心的铸锻研发能力的企业,至今已连续13次为“神舟”系列飞船护航,在我国新一代运载火箭“长征五号”上,中信重工还提供了连接火箭助推器和主体的超高强度锻件,为“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叩问太空作出了贡献。中信重工多次被中国载人航天办公室授予特殊贡献荣誉证书。
1958年,新中国第一台履带式拖拉机在洛阳诞生,从此中国进入了耕地不用牛的农业机械化时代。蘑菇头GPS天线、鲨式呼吸信号灯、毫米波雷达……由坐落于洛阳的河南省智能农机创新中心自主研发,我国首台将5G应用和氢燃料结合起来的无人驾驶电动拖拉机,让农民告别“背朝黄土面朝天”成为现实。
“祝融号”火星车,还是世界首台超大断面矩形硬岩顶管机“天妃一号”,都配备了洛阳轴承研究所有限公司研发的专用轴承。神舟飞天、蛟龙入海、高铁飞驰……从高端装备到精密仪器,从重大工程到基础材料,在一件件重大成果中,“洛阳智造”屡屡解锁中。
老工业基地洛阳树立新发展理念,既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实现“老树发新枝”,又坚持创新驱动,培育新兴起的产业,迎来“新树结硕果”。
“十三五”以来,洛阳市坚持新发展理念引领,认真落实中央、省部署要求,全面深化“9+2”工作布局,快速推进转型发展高水平质量的发展,经济总量先后突破4000亿元、5000亿元大关。除了主要经济指标连年上台阶、稳居全省第一方阵,在洛阳的成绩单上,还有小游园、城市书房、乐道、乐养居等事关民生、遍地开花的“小确幸”,地铁、“一中心六组团”、“井字+外环”快速路、“三横三纵三环”高速公路网等事关长远、夯基垒台的“硬支撑”,都在持续提升着副中心城市的发展能级。
前不久召开的省委工作会议,明白准确地提出要“确保高质量建设现代化河南,确保高水平实现现代化河南”,特别强调洛阳要建强副中心、形成增长极,成为引领全省发展的核心引擎。
前不久召开的洛阳市第十二次党代会,深入贯彻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提出洛阳今后五年“建强副中心、形成增长极”的总体目标,确立以创新引领发展的主战略,把制造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作为主攻方向,充分的发挥自创区龙头作用,着力激发大院大所的创新活力,更好地把科学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统筹起来,坚持以用为本,坚持“项目为王”,常态化开展“三个一批”“万人助万企”活动,逐渐完备科技研发体系、转化体系、服务体系,以7大创新行动为牵引,科学技术创新赋能产业变革和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在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中重振洛阳辉煌,奋力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的洛阳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