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均需求将破千亿“十二五”煤机装备将快速发展
发布时间:2024-09-07来源:国内业绩点击:1
“机械化、自动化与信息化是煤矿安全高效生产的根本保证,而我国煤炭资源赋存条件千差万别,我们既要建设世界一流大型矿井,也要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中小煤矿。
“十二五”规划建议指出:“要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促进制造业由大变强。完善依托国家重点工程发展重大技术装备政策。”中国是世界最大产煤国,也是最大煤机生产国,振兴煤机装备业是振兴我国装备制造业的重要任务。机械化、自动化与信息化是煤矿安全高效生产的根本保证,而我国煤炭资源赋存条件千差万别,既要建设世界一流大型矿井,也要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中小煤矿。
我国开采装备技术的一些方面已达到国际先进或领先水平,但是,在一些关键技术方面还存在比较大差距。据此,《中国能源报》记者采访了我国著名的煤机装备专家、煤炭科学研究总院首席科学家、天地科技开采装备技术研究所所长王国法,他对实现煤炭的高效安全开采和如何振兴煤机装备业做出了详细的解读。
王国法:煤炭是我国重要的一次能源,煤矿装备市场容量可观,“十二五”期间我国煤矿装备年均需求规模将达到1000亿元左右。
经过多年积累,我国形成了较完整的煤矿装备制造体系。煤矿装备市场需求已经不仅局限于专业化装备的制造和加工,煤炭生产企业更多地需要具有综合生产配套能力的产品与服务。目前,我国已形成了多家研制、生产、成套、服务于一体的高端采掘成套装备集团企业。
2009年我国煤矿装备年市场总值达到600亿元,其中,中低端煤矿装备生产能力已经过剩,高端煤矿装备生产能力不足。经过“十五”和“十一五”的技术攻关和技术创新,国产高端综采装备技术实现快速发展,骨干综采装备制造企业制造和研发能力大大提高,高端综采装备国产化率已达到70%以上,国产高端综采成套装备已开始向俄罗斯和印度等发展中国家出口。
中国能源报:我国煤矿装备行业形成了较完整的煤炭装备制造体系。在煤炭装备的各个体系发展如何?
王国法:在成套装备方面,“十一五”期间,煤矿综合机械化开采程度有了显著提高,综采成套装备技术和制造产业实现快速发展,普通综采装备已实现全部国产化。我国从“十五”、“十一五”开始探索连续采煤机快速掘进与短壁开采煤柱、不规则块段、残采区、边角煤及“三下”压煤等技术的应用,把短壁开采与长壁综采有机结合起来,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近年来我国煤炭工业信息化、自动化得到迅速发展,与世界先进产煤国的差距正在缩小。
然而,具备掘、锚平行作业功能的掘锚联合机组在我国还处于开发、试验阶段;机械化凿井技术有了很大发展,但只有5%的立井采用机械化凿井技术施工,95%的立井仍采用普通钻爆法施工;我国煤矿工作面采煤机和大功率刮板输送机在可靠性和关键技术方面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
我国“十一五”期间,在大采高液压支架和放顶煤液压支架核心技术方面取得重要突破,总体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放顶煤液压支架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高端液压支架制造技术显著进步,基本实现高端液压支架整机国产化。此外,通过自行开发和引进吸收,掌握了国际上先进的选煤方法,自行研发的选煤技术和装备,基本满足不同厂型、不同性质和不同用途原煤洗选的生产需要。
王国法:我国煤矿装备制造业生产能力已居世界之最,但整体水平却落后于世界先进水平。限于目前研究设计、加工制造和国内高强度优质材料供应等基础条件,其产品在关键元部件技术性能、产品的智能化水平、成套设备的配套性、产品性能长期稳定性、工作可靠性和使用寿命等方面仍落后于国际先进水平,其整体技术水平和性能指标大体落后世界先进水平十至十五年,集中表现在:成套产品配套能力较差,存在薄弱环节;主机用原材料、关键零部件、轴承、密封件、电器元件、液压元部件等基础件在使用寿命和可靠性上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存在比较大的差距;产品的常规使用的寿命短、可靠性差,故障率高。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东莞外来工群像:每天坐9小时 经常...668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