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812】走进临猗县角杯镇潘侯村
发布时间:2024-05-25来源:安博体育电竞点击:1
黄河在角杯镇境内长11.3公里,从西北至西南流经潘西、元上、张郭、杨范、吴王、姚卓、潘侯七个村。潘侯村地处峨嵋岭台地,海拔461.26米,方位在角杯乡的西南角,是黄河在角杯镇的最终一个村。村庄西与陕西省合阳县东王乡隔河相望,南邻东张夹马口村,距角杯镇政府11公里。
角杯镇副镇长樊俊耀掌管召开了水系调研座谈会,潘侯村两委班子成员及部分乡民代表参加了水系调研座谈会。
潘侯村古称“秀才”村。有歌谣说,“上了潘侯坡,秀才比驴多”。明清时期村里曾出了36个道台72个县太爷,广泛大半个我国。
一个黄河滨偏远的村庄为何会出这么多的官、显赫一方?这就要从潘侯村的前史说起。
据乡民讲,潘侯村最早不叫潘侯村,而是叫古域村,所在方位间隔吴王渡头仅五里地,是其时官方运兵要道。当年韩信从陕西夏阳渡河攻击晋地时,挑选在古域村以南作为逝世将士的墓地,所以至今潘侯村有韩家墓、官道西等地名称号。
古域村其时有潘,侯、吴、马等十多姓寓居。大约在宋朝时,潘、侯二姓人经商发了财,便请风水先生看了村里的风水。风水先生说现在的村址,只能发富,不能发贵,为了子孙能升官,便依照风水先生点拨的村子向南迁了三里,也便是现在的村址,村名定为潘侯。本来的村子逐步荒芜,早已被播种,大约是旧时的瓦砾较多,乡民们称之为“瓦渣园”。
尽管村子叫潘侯村,但村里现在却没有潘姓和侯姓。乡民们说,潘、侯两姓人后来悉数迁到了与村子隔沟相望的堡里村,所以村中只留下了潘、侯巷,而没有潘、侯姓。
明朝时期,崔姓从山东博陵迁来,裴姓从闻喜裴柏村迁来,潘侯村逐步形成了以崔、裴、常、薛、尹、王几大姓为主。
清时潘侯村的“三十六道台七十二县太爷”便出自崔家。崔家最为显赫的当属崔纪。
崔纪于康熙五十七年中进士,历康熙,雍正、乾隆三朝,为乾隆帝师。被敕封为翰林院大学士,历任兵部右侍郎,陕西、甘肃、江苏巡抚等。崔纪仍是一个理学家,著有《周易讲义》12卷,《学庸讲义》2卷,《论语温知录》2卷等。
正是源于明朝时经济兴旺,清朝官员多的原因,潘侯村自古修建与别处不同,比较“巨大上”。潘侯村本来有东西南北四座城门,城门上有城楼,旁有打更房。晚上四个城门一关,戒备森严。原村中胡同皆宽两米,一个胡同几十家,大胡同套小胡同。到了晚上城门,胡同门,大门,房门一关,非常安全。一起,村里还建有多座祠堂和古刹,曾非常鼎盛。
崔纪在任陕西巡抚期间,疏浚途径,大力推行井灌,对区域水利建设的奉献非常杰出。
乾隆二年(1737年),崔纪以仓场侍郎署理陕西巡抚。他以为地处黄土高原的陕西与自己的家园山西相同,十年九旱,处理干旱问题能开渠引水和凿井取水。他命令全省将旧日阻塞、渗漏、年久失修的途径悉数修补康复,并开挖新渠。在他的督导之下,不到一年全省就修旧渠开新渠70余条。特别是陕西较大的水利工程龙洞渠的疏浚修正,使大片农田资以灌溉,径阳等县当年就取得丰盈。因为陕西境内河流不多,开渠引水只能缓解部分地区的旱情,崔纪决议选用山西老家广泛运用的凿井灌田办法,并上奏朝廷请将地丁耗羡银借给穷户作为凿井资金,在陕西声势浩大地推行凿井。在短短的数月间,陕西凿井七万余口,取得了不小的成果。这些水井在当年就使部分地区取得了好收成,乾隆六年(1741年)陕西产生干旱时,有井之家收成如故,所以农人凿井者日益增多,凿井灌溉农田之法也日益推行开来。
崔纪在转任湖北巡抚期间,又督导大众修坝堤以防江河水涨溢,凿池塘以防天旱缺水。
潘侯村外有座桥池,也便是一座带桥洞的池泊。地处黄土高原的潘侯村,因为千万年雨水的冲刷,沟壑纵横,三面环沟不说,并且在村中心有一沟将村分成了三个部分。崔纪任山西巡抚期间,为村里修建了池泊,潘侯村地形北高南低,所有水从两头都归到池泊内后,再经过桥洞流到周围的深沟里,相当于对村里的水进行会集搜集和排放。桥池可以说是山西省第一个村庄的水利工程,并且已被列为未定级文物保护单位。
桥池距今现已有三百多年的前史,至今还发挥着重要的效果。据乡民讲,2017年发大水曾把排水洞下面冲开大口儿,后村里又从头进行了修补。
潘侯村共1800余人,5000多亩犁地,主导工业是甜柿子,栽培培育面积3000余亩将近4000亩,占到犁地总面积的80%。别的村里还有13户养殖户。还有一家黄河王八养殖场,是全省仅有一家地舆标志。
村里共有9眼机井,井深250多米,水质较好,只村北一眼供人畜用水。村里灌溉黄灌全掩盖,原归于杨范电灌站灌区,杨范与元上电灌站兼并后,现归于元上灌区。
乡民说,曾经吃水是在沟里打井,沟里井比较浅,只要80到100米左右。修了高挂渠,用柴油机把水往上扬到池泊后,供乡民饮用,现村里的自来水管网现已悉数到位,现在存在的最严峻的问题便是排水问题,
村里每年都要为考上一本、二本的大学生发放奖学金,逢重阳节还要慰劳村里70岁以上的白叟。
樊俊耀介绍说,角杯全镇共39000多人,犁地11万余亩,现在栽培结构苹果、桃,栽培培育面积各20000亩,其他柿子40000亩,粮食8000亩,还有其它药材等。沿黄7个村是角杯和美村庄的要点村,镇政府现在正在针对各村的资源禀赋和工业优势,策划工业布局,加速开展优势特征农业。潘侯村的下一步开展也在镇政府的策划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