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安博体育电竞的网站,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致电或留言我们

安博体育电竞下载安装安博体育电竞下载安装

安博体育电竞下载安装
<<返回上一页< /a>

科学家精神大家谈(七十五)深海科技铸就强国梦教育创新培育新人才

发布时间:2025-01-26来源:安博体育电竞下载安装点击:1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喜迎新中国成立75周年,传承红色基因、学思践悟中国人精神谱系,大力弘扬以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为核心的科学家精神,引导广大研究生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走在前列,做重大科研成果的创造者、建设科技强国的奉献者、崇高思想品德的践行者、良好社会风尚的引领者,在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德育委员会的指导下,由四川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东北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湖南大学、兰州大学七所高校研究生会发起,联合全国百所高校研究生会共同主办“科学家精神大家谈”全国研究生网络接力弘扬科学家精神主题展示活动。

  活动旨在构建全国高校以弘扬科学家精神为核心的特色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推动“科学家精神大家谈”青年研究生宣讲平台建设,继承和弘扬各学科领域学术大师的科学家精神,积极引导青年研究生接力精神火炬,以更加昂扬的精神情况和奋斗姿态,把个人成长成才融入国家及区域战略发展大局,肩负起时代赋予的科学技术创新重任。

  “科学家精神大家谈”活动将围绕科学家精神的形成过程、丰富内涵与时代价值这一核心命题,联合100余所高校研究生媒体共同参与活动,持续100余天网络接力,对全国高校研究生讲述一个或多个本校本地的科学家事迹,通过讲述科学家胸怀祖国、勇攀高峰、团结协作、奖掖后学的动人故事,凝聚科技强国的思想共识。

  李文华,大连海事大学轮机工程学院二级教授、博导,国家级高层次人才计划特聘教授,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现任科技部海底工程技术与装备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副主任、学校轮机工程学院海洋装备技术与管理专业负责人。曾荣获交通运输部“交通运输行业中青年科学技术创新领军人才”和“交通青年科技英才”、辽宁省“兴辽英才计划”青年拔尖人才、辽宁五一劳动奖章、辽宁省优秀教师、辽宁省高校“校园先锋示范岗”等荣誉称号。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李文华教授,聆听他科技报国、教书育才的故事。

  海洋对国家的重要性是多维度的,它不仅关乎经济发展,还涉及军事安全、生态平衡以及战略价值等多个关键领域。海洋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海洋经济已变成全球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沿海国家的经济发展依赖于海洋资源。

  为了响应国家对深海资源开发的重大需求,并支持海洋强国战略,李文华教授全力以赴地投身于深海资源开发领域的高端装备设计优化与健康评估研究。李文华教授主导了包括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工信部高技术船舶科研计划、交通运输部“交通运输战略规划政策”项目、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在内的16项国家级和省部级项目,成功攻克了深海锚绞系统的技术瓶颈,并自主研发了首套全海深地质绞车系统和全球唯一一套全海深光电缆绞车系统,实现了示范应用。李文华教授的研究不断得到突破,以第一完成人荣获了辽宁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大连市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以及中国海洋学会海洋科学技术一等奖各1项,发表了70余篇学术论文,获得了70余项授权专利,参与制定了1项国际标准、1项国家标准和1项行业标准,并主编出版了1部专著和1部编著,入选交通运输部“交通运输重大科学技术创新成果库”3项。

  海洋科学综合考察船是构建海洋科研能力的关键要素,同时也是国家总实力的象征,其装备的先进程度直接反映了一个国家的海洋科技能力。作为深海调查仪器吊放与回收的关键工具,深海科考绞车系统是远洋科考船的标配设备,对于深海资源的勘探与开发至关重要。然而长期以来,我国深海科考船所装备的全海深科考绞车系统几乎完全依赖进口,这样的一种情况严重限制了我国在深远海科学调查以及科考船配套制造业的发展和技术水平的提升。如果不克服技术难题,深海科学研究将无从谈起,只有通过自主研发和打破技术壁垒,我们才可以摆脱对外依赖的困境。

  “外国人能做的,我们也一定能做,而且做得更好!”为了追赶和国外的差距,实现深海资源开发高端装备自主研发,李文华教授及其团队依托“十三五”、“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经过多年的刻苦攻关,与企业一同研发出了国内首套全海深地质绞车系统“海威 DJ11000”和全球唯一一套全海深光电缆绞车系统“海威 GD11000”,这一系列成果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全部实现国产,完全自主可控,该系统的性能和技术指标全面达到甚至部分超越了国际同种类型的产品,获央视新闻、新华网、人民日报、科技日报等媒体报道。

  “海威GD11000”目前是全球唯一一套全海深光电缆绞车系统,已经于2024年10月随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海洋地质二号”船在我国南海完成了首个航次的深海调查任务并通过海试验收。在此次任务中,“海威GD11000”在水深大于4000m海域完成了两次深海拖曳作业,放缆长度均超过11000米,最大放缆长度达11228.7m;同时完成了两次ROV海底观察、投放标志物和取样示范应用,充分验证了该系统对深海拖曳和ROV作业的支撑能力。

  建设海洋强国,重点是打造一支强大的人才队伍。为满足国家在海洋资源开发领域对高端海洋装备技术与管理人才的迫切需求,李文华教授在学校内主导开设了海洋装备技术与管理专业,承担了构建课程教学体系、制定培养方案以及编写教材等重要任务。在多年的教育实践中,李文华教授主编并出版了3部教材,其中一部荣获首届辽宁省教材建设优秀教材奖。此外,李文华教授还先后被授予学校优秀班主任、优秀指导教师以及辽宁省优秀教师等荣誉。这些成就体现了他在教育领域的卓越贡献和对人才培养的重视。

  李文华教授的教育方法的理念是“科研反哺教学”。他根据海洋工程装备专业课程的特色,将海洋工程的实际案例融入教学中,以此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对科研的热情。李文华教授坚持将理论知识与实验教学相结合,并采用了海洋工程装备沙盘动态展示与复杂作业虚拟实验相结合的模式,开发了“半潜式平台锚泊定位与作业虚拟仿真实验系统”,该系统被评定为辽宁省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的一流课程,并建立了首个“海洋装备技术与管理实验教学实验室”,建立了首套从工程船舶勘探到钻油、采油作业的海洋油气资源开发全链条动态演示系统。李文华教授主持了8项省级和校级教学改革项目,并在第十三届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中获得二等奖,在第十七届全国教育教学信息化大奖赛中获得三等奖。通过在实践中察觉缺陷,李文华教授逐渐完备课程教学体系和培养计划,实现了科研为教学指路,教学服务于科研的良性循环,为学校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轮机工程专业的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持。

  为了提高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和动手能力,发挥行业企业优势,提升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李文华教授积极探索研究生“校内+校外”联合培养新模式。2017 年获批辽宁省高等学校研究生联合培养项目,2018 年获评辽宁省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基地,2020年获大连海事大学研究生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2022年获辽宁省研究生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2023年获全国船舶与海洋工程学科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在课下李文华教授也时常和新生交流近况,针对问题提供帮扶指导,力争让每一个学生都“不掉队”。“教学和做科研是一样的,只要用心教导,早晚会看到成效。”买水果,送粽子,采摘樱桃……李文华教授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中都流露出对学生的深切关怀,实际做到了“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一样”。

  李文华教授以其卓越的科研成就和深厚的教育情怀,不仅在深海资源开发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成果,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推动了我国海洋科技的自主创新,还在教育领域做出了显著贡献,培养了一大批海洋装备技术领域的专业人才。他的工作不仅体现了科技报国的使命感,也展现了教书育人的责任感。李文华教授的故事用实际行动向大家诠释了如何将个人发展与国家需求紧密结合,激励着海大学子为建设海洋强国贡献智慧和力量。

  发起主办单位:四川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东北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湖南大学、兰州大学七所高校研究生会

地址:河南省洛阳市洛新工业园区
乘车路线:驾车至洛新工业园区

#

全国24小时服务热线13333881339 15838839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