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国际战略研究中心发布《亚太地区的数据管理》报告
发布时间:2024-08-11来源:安博体育电竞下载安装点击:1
据美国国际战略研究中心(CSIS)官网4月21日消息,CSIS发布《亚太地区的数据管理》报告。报告说明,零散的单边、双边和多边的数据控制、存储和传输规则将破坏数据自由流动产生的利益,拜登政府应在11月的亚太峰会前为形成全球数据治理共识、达成一致制度奠基。报告认为,亚太地区的数据治理工作最为领先,主要是通过区域贸易协定中有关跨境数字商务的规则,以及经合组织(OECD)等国际组织、行业联盟发布跨境数据原则加以约束;日本、新加坡和东盟已成为亚太地区数据治理工作的领导者;美国必须确保中国的数据治理模型不会在亚太地区盛行。报告强调,美国在退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且亚洲政策出现空白的背景下,应抓住利用数据治理推进亚太战略的重大机遇,鼓励亚太地区构建与美国数据治理原则相协调的规则体系,并作为重新加入TPP前的参与亚太经济的中间渠道。报告为拜登政府提出三点建议,一是制定联邦数据隐私法规,协调部门数据治理责任,确保美国数据治理规范有序;二是使数据治理成为美国在亚太地区经济战略的核心;三是通过多方论坛和2024年“国际数字化的经济峰会”推进全球数据治理制度。
据美国国会研究服务部(CRS)官网4月23日消息,CRS发布《5G对国家安全的影响》报告。报告说明,随着5G技术的开发和部署,美国会将重点考虑频谱管理、国家安全政策及与5G相关的军事行动。报告分析称,高频谱数据传输速度快,但传输距离短、成本高;而中低频谱便于推广和实现全国覆盖。中国电信企业重点部署中低频谱,而美国国防部则将部署重点放在用于军事的高频谱。美国部分专家担心中国可能部署全球首个5G广域网,并利用5G设备漏洞从事军事或工业间谍活动并获取情报,美国需要制定相关的保护策略。5G在无人驾驶、物流维护、增强现实和指挥控制管理系统中有很多军事应用潜力,美国防部已经部署了12个军事测试基地,用于测试5G应用。报告建议,美国会应确定哪种频谱管理方法最能同时满足国防部安全性要求和商业需求;准确评估国家安全风险以及联盟国家能否共同管理该风险;判断美国是否应限制与使用中国5G设备的国家进行情报共享;考虑5G技术对于作战概念、部队结构、军事理论的影响;判断商业5G技术受到对手攻击的可能性。
据国防科技信息网4月25日消息,澳大利亚国防部向加拿大D-Wave公司和日本NEC公司授予一份量子计算合同。D-Wave公司在一份声明中称,该项目将运用量子计算技术,优化无人驾驶车辆从中央基地向军队补给的方式,解决“最后一英里补给”的问题。D-Wave公司没有对项目进行详细说明,但表示其技术利用了“量子动力学来加速解决离散优化、采样和机器学习问题”。D-Wave和NEC两家公司通过竞争性提案流程被澳大利亚国防部选中。同时,这也是NEC集团“第一个在日本以外开发的量子计算应用案例”。
国际半导体产业协会预测2021年全球半导体材料市场规模将增长6%,达到587亿美元
据TechWeb网4月26日消息,国际半导体产业协会(SEMI)预测,2021年全球半导体材料市场规模将增长6%,达到587亿美元。SEMI的多个方面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半导体材料市场规模为553亿美元,较2019年增长5%,并超过了2018年创下的529亿美元的高点。其中,晶圆制造材料与半导体封装材料的营收分别为349亿美元和204亿美元,同比增长6.5%和2.3%。
德国拜罗伊特大学科学家呼吁修改欧盟法规,以允许在有机农业中使用基因编辑技术
据ScienceDaily官网4月21日消息,德国拜罗伊特大学的研究团队呼吁修改欧盟法规,以允许在有机农业中使用基因编辑技术,实现全球粮食系统更强的可持续性。欧盟现行法律严格限制甚至禁止新生物技术的大量应用,而基因编辑作为一种植物育种的新型精密工具,可提高农作物质量,与有机农业相结合或能改善生物多样性丧失,在可持续农业方面具有巨大潜力。但大多数人对基因编辑持有批判性观念,因此,需变革欧盟相关法规,以消除人们对基因编辑的顾虑,促进可持续农业的发展,为全球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植物科学趋势》期刊。
美国科学家开发出新型冰格状感光细胞托盘,可在人类视网膜移植手术中发挥巨大作用
据Science科学公众号4月23日消息,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的科学家开发出第二代冰格状感光细胞托盘,将多用途干细胞的容纳密度提升了三倍(总共30万个),并在底部设计了圆柱状的孔隙,以便与患者的视网膜组织相连并逐渐生长成熟。该托盘使用具有生物相容性的聚癸二酸甘油酯制成,能在干细胞诱导感光细胞生长初期提供必要的机械强度,并在运抵目的地后于眼中迅速溶解,在人类视网膜移植手术中拥有非常良好的发展前途。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科学进步》期刊。
据byteclicks4月24日消息,苏格兰创业公司Gravitricity提出了一种基于重力的储能系统。该系统由绞车、重达50吨的压铁和矿井等部分所组成。在储能阶段,该系统从电网获取能量,并通过绞车提升压铁储存能量;在需要能量时,该系统释放储存的势能,转换为电能输出。Gravitricity公司称,该系统的储能成本约为每兆瓦171美元,相比之下液流电池储能成本约为每兆瓦274美元。目前,Gravitricity公司正在苏格兰建造一台功率为250千瓦的概念演示机并来测试。未来,该公司计划在欧洲或南非的废弃矿山开发全尺寸原型系统。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开发出一种导航方法,可让水下航行器在没有GPS的情况下在北冰洋准确导航
据cnBeta网4月23日消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使用一个由通用动力任务系统公司(GD-MS)制造的无人驾驶的自主水下航行器(AUV),以及一个由伍兹霍尔海洋研究所开发的安装在浮标上的传感器系统,展示了一个新的综合声学通信和导航的概念。AUV配备了一个装置,以测量航行器相对于上方冰层的运动。这种运动产生的声音被挂在冰面上的几个接收器所接收。然后,研究人员利用来自接收器的数据,计算出航行器在特定时间的确切位置。这一位置信息,加上之前收集的关于水中声学环境的数据,可实现航行器在北冰洋导航。
据电科防务4月25日消息,日本制造的RQ-4B“全球鹰”(Global Hawk)高空遥控侦察机完成首飞。RQ-4B“全球鹰”无人机的翼展超过130英尺(约39.6米),最大起飞质量为16吨,射程超过12000英里(约合19312千米),可在空中停留超过34小时,能够持续大面积地覆盖目标区域。未装备武器的RQ-4B“全球鹰”将为日本提供情报、监视和侦察信息,支持日本航空自卫队执行边界保护、威胁监测和人道主义援助任务。
据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4月26日消息,英国OneWeb公司的第6批36颗OneWeb卫星由法国“联盟”号火箭成功发射升空。此次发射后,OneWeb星座的在轨卫星达到182颗。根据计划,该公司将在2021年6月为北纬50度地区的用户更好的提供初步互联网接入服务,具体范围有英国、阿拉斯加、北欧、格陵兰岛、冰岛、北冰洋和加拿大。
美国低轨实验室公司位于哥斯达黎加的太空雷达投入运行,将加强对太空碎片的探测能力
据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4月26日消息,美国低轨实验室公司宣布,位于哥斯达黎加的首批两部跟踪低轨目标的S波段雷达正式投入运行。该公司表示,S波段雷达站的部署,为其对太空中小于10厘米目标开展持续跟踪和监测提供了关键帮助。据悉,该公司将雷达站部署在哥斯达黎加,旨在加强对赤道上空和低倾角轨道附近太空目标的探测能力,以弥补之前探测能力空白。
据新材料快讯4月23日消息,工程材料和光电子器件领域的全球领导者美国贰陆公司(II-VI Incorporated)宣布推出陶瓷YAG(钇铝石榴石),可用于固态激光器和光学组件。新型陶瓷YAG基于专有的生产的基本工艺,尺寸为100毫米,约为晶体YAG的四倍,比晶体YAG具有更大的可扩展性。陶瓷YAG是光学窗的理想选择,II-VI专有的陶瓷掺杂工艺实现了很高的掺杂均匀性和可重复性,从而使卫星通信和定向能中的高能固态激光应用成为可能,例如掺钕YAG用于增益介质,掺铬YAG用于调Q开关。
瑞典研究人员开发出二维材料转移新技术,为实现更小巧、功能更强大的设备开辟了道路
据新材料快讯4月23日消息,瑞典皇家理工学院基于现有的半导体制造工具包,使用双苯环丁烯(BCB)介电材料和传统的晶圆键合设备,合作开发出二维材料转移新技术,为实现更小巧、功能更强大的设备开辟了道路。研究人员用BCB树脂将两种晶圆粘合在一起,并加热树脂,直到它变得像蜂蜜一样粘稠,然后将2D材料压在上面。树脂在室温下固化,并在2D材料和晶圆之间形成稳定的连接。研究人员利用重复加热和压制的步骤来堆叠材料,并使树脂再次变得粘稠,支撑层堆叠并适应新的2D材料表面。研究人员演示了石墨烯和二硫化钼(MoS2)的转移,并将石墨烯与六方氮化硼(hBN)和MoS2堆叠成异质结构。所有转移的层和异质结构都是高质量的,在100毫米大小的硅片上具有均匀的覆盖范围,并且在转移的二维材料中就没有应变。
据国防科技信息网4月26日消息,俄罗斯国立研究型技术大学(NUST MISIS)和韩国LG公司联合开发出一种用于散热系统的新型镁合金。相对于铝合金,新型镁合金可在保持散热效率的同时将散热系统重量降低三分之一。研究人员表示,镁合金一直存在易燃问题,传统方法是通过添加钕、镧等稀土元素提高燃点,但成本比较高。新型镁合金通过添加硅、锌、钙、锆等元素,也可达到提高燃点的效果,并且成本较低。该研究团队正在研究镁合金的新成分,以实现其高强度、抵抗腐蚀能力、低成本和高导热率特性。
据智能制造网4月25日消息,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研究人员研发出一种机械外骨骼,无需传统编程,而是通过与人体神经相连对其实现自由控制。试验中,研究人员将机械骨骼传感器连接到一位左腿小腿失去知觉的患者身上,检测到生物电信号并经过5次训练后,该患者可使机械骨骼和小腿实现协调和同步,能做到以前没办法做到的诸如起身、下蹲等动作。研究人员下一步将开展更多测试,进一步提升机械骨骼的操控性和稳定能力。该外骨骼的发明为实现通过神经系统控制假肢带来了新可能。
据国防科技信息网4月26日消息,韩国航空航天工业公司(KAI)计划在未来五年内投资985亿韩元(约合8800万美元),建设采用AI和大数据分析等技术的“智能工厂”,以支持新型KF-21战斗机生产。韩国航空航天工业公司希望将该智能工厂整合到航空航天领域广泛的自动化生产ECO中,新工厂除了生产KF-21的零部件外,还将被用于多个项目。该智能工厂建设将部分仿照KAI的空客A350飞机工厂,后者具备的自动化生产线飞机结构部件制造时间缩短66%,明显提升制造效率。
国际技术经济研究所(IITE)成立于1985年11月,是隶属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非营利性研究机构,主要职能是研究我们国家的经济、科技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中的重大政策性、战略性、前瞻性问题,跟踪和分析世界科学技术、经济发展形态趋势,为中央和有关部委提供决策咨询服务。“全球技术地图”为国际技术经济研究所官方微信账号,致力于向公众传递前沿技术资讯和科学技术创新洞见。